四川非遗住宿推荐:夏日凉爽,住在非遗

感受藏、羌民族魅力
邂逅“非遗”清凉

藏族碉楼营造技艺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是以嘉绒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

丹巴藏族碉楼
丹巴藏族碉楼

丹巴县古碉堡楼群历史悠久,是嘉绒藏族先民的建筑艺术杰作。是中国乃至世界古碉堡楼数量最多、最集中、类型最全的地方,这里古碉堡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

丹巴藏族碉楼
丹巴藏族碉楼

丹巴古碉堡楼建筑形式多样,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三角等类型,而以四角楼最为常见。整个建筑角如刀锋,端正笔直,墙体光滑,墙壁厚实牢固,虽年代久远,仍凌空屹立。

丹巴藏族碉楼
丹巴藏族碉楼

以丹巴古雕堡楼为代表的藏族砌石建筑传统技艺被称为“叠石技艺”,它能自然运用建筑力学原理,用天然石材砌筑造型优美、结构坚实的碉堡楼,其建造的碉堡冬暖夏凉,藏民世代居住。丹巴现存的藏族碉楼营造技艺是该地区藏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

丹巴藏族碉楼
丹巴藏族碉楼

2008年,藏族碉楼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羌族碉楼营造技艺

地处川西北高原的羌族人民,在其历史背景下,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空间形态—碉楼。过去,羌族碉楼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瞭望、防御、传递信息之用,也有身份、地位的象征之意;现在主要用作居住和仓储

茂县三龙羌寨 摄影 / 陈锦
茂县三龙羌寨 摄影 / 陈锦

羌族碉楼的外形有四角、六角、八角与多角。各碉底层全部封闭,而在二层开小门一道,自二层起四周开无数内大外小的长方形小窗,以作通风、瞭望和射击之用。各层间用随时可抽取的独木梯上下。

汶川龙溪寨 摄影/徐献
汶川龙溪寨 摄影/徐献

羌族碉楼的建造工具十分简单,主要为铁锤、铲板。无论是石料还是黄泥建造的碉楼,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整个建造过程中不绘图、不吊线、不用柱架支撑,全凭工匠的经验目测心会,这充分显现出羌人高超的建造技术。

汶川布瓦寨 摄影/袁蓉荪
汶川布瓦寨 摄影/袁蓉荪

历经几百上千年且不含一丝一毫钢筋混凝土的羌族碉楼,经历了1933年叠溪7.4级大地震以及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多数却牢固坚实,证明了其建造的科学性,而且巧妙地结合地形,分台筑室,碉房形式多样,层次不一,居住冬暖夏凉,牢固耐用。

理县桃坪羌寨 摄影/袁蓉荪
理县桃坪羌寨 摄影/袁蓉荪

2011年,羌族碉楼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