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现竹编器具。一直以来,高坪人用竹条编织竹席、晒席、鱼篓、箩筐等生产生活用品,其中竹席为其竹编产品的代表,其竹丝厚薄均匀,紧贴瓷面接头藏而不露,浑然天成,畅销全国各地。2008年,高坪竹编被列入南充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工坊名片
工坊名称:斑竹竹艺
非遗项目名称:高坪竹编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详细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庙子沟村
非遗好物推荐
为了宣传推广高坪竹编制造技艺
让更多人实现脱贫致富
斑竹竹艺扶贫就业工坊
开设了“斑竹竹艺”淘宝好店
扶贫故事
在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庙子沟村,这个偏远乡村创造出了农村残疾人、留守妇女在家也能赚钱的奇迹。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讲讲高坪竹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万学,用非遗技艺助残脱贫、带领当地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
万学,眉山青神人,从事竹编30余年,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南充市高坪竹编非遗传承人、四川省人大代表。现为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斑竹乡小康竹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南充市竹编协会会长。
万学出生于有着“竹编艺术之乡”之称的眉山市青神县,“编竹子卖篾货”是当地百姓重要的谋生手段。万学从小在会竹编的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渐渐也爱上了这门手艺。高中毕业后,万学就进入当地一家竹编厂上班,十多年的经验也让她的竹编技艺越来越精湛。
2009年,原高坪区斑竹乡有意在全乡发展竹编产业,希望通过打造南充竹文化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一直苦于缺少一个“领路人”。经过多次到青神县考察学习,考察领导认识了手艺精湛、颇有口碑的万学,并邀请她前来南充带领乡民们发展竹编产业。
来到南充后,万学注册成立了南充市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然而,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公司缺少熟练工人,万学就只能自己从基础做起培训,手把手教工人。
值得一提的是,万学的公司竹编工作人员大多是来自斑竹乡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这其中大部分又是残疾人。万学在了解到斑竹乡有不少生活贫困又没有出路的妇女,就主动把技术教给她们,让她们在家能有事做,又可以照顾孩子和老人。
同时,为了全面打开销售市场,万学也吃了不少苦头。她不断地参加各类展会、展览,从国内到国外,常常一个人带上几大件产品,竹编产品体积大又不能压损,她只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
有时说走就走,在火车上没有座位,就一张报纸,找个角落便席地而坐。工作虽苦,但万学说这是自己选择的路,就算咬着牙也得坚持。
非遗扶贫,带领百姓就业致富
2015年,万学还牵头成立了高坪区斑竹乡小康竹编农民专业合作社。针对残疾人、留守妇女、老人等特殊群众这类体力不强、文化不高、又不能外出务工的特殊群体,万学为他们量身设计了好学、易上手、见效快的工艺与实用相结合的竹编产品——竹灯饰系列。
同时,万学还先后在雅安瓦屋山、阆中王家嘴、洪山镇、仪陇笆焦乡、营山青山乡、高坪斑竹乡等多个乡镇及周边县区组织开展了30多期残疾人、留守妇女、老人等特殊群众及农村人员竹编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了1000多名学员熟练上岗。
同时回收销售他们的竹编产品,大大地提高了合作社社员的积极性和家庭收入,社员的工资也由每月400-500元上升到每月2000-3000元、。
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结合扶贫攻坚工作,现已带动以斑竹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县的贫困村里的贫困户、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残疾人,上千人从事、竹子种植、竹编生产,竹子运输、产品加工、组织收购、产品包装、贮藏销售等产业链服务。真正地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剩余劳动力居家灵活就业、就近就业、在家就能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解决了扶贫路上最后一公里难问题。使贫困户大幅增收、得以脱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我们身边
还有无数个像万学一样
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的非遗传承人
坚守非遗传承
为非遗助力脱贫攻坚不遗余力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