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看变化,长宁交出亮眼答卷! 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建设世界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2019年,四川省长宁县凭借竹生态竹文化等丰富的文旅资源,成为了首批“10个天府旅游名县”之一。获评“天府旅游名县”一年以来,长宁有何变化?9月8日,“一年看变化”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活动长宁县新闻发布会举行,为大家奉上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眼答卷。

一年看变化”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活动长宁县新闻发布会现场
一年看变化”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活动长宁县新闻发布会现场

活动现场,长宁县委副书记、县长贾利华围绕长宁县获评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一年来发展与变化,以及下一步长宁县推动文旅发展的新思路进行了详细介绍。

长宁县坚持把“天府旅游名县”作为全县上下“一盘棋”工作,健全领导机制、强化政策牵引、坚持项目带动等推动文旅持续发展,引领了全域旅游和县域经济发展。长宁立足“竹”特色,坚持建设“世界竹生态竹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聚焦“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深化“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果,进一步做实、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继续在全省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文旅发展格局中保持活力和竞争力,为四川建设文化旅游强省作出长宁贡献。

“旅游+”融合发展 长宁金字招牌更响亮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在省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长宁县通过全域融合、景民一体、政策精准、项目带动等创新举措,实施“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擦亮金字招牌,狠抓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长宁县以蜀南竹海为核心支撑,与“两海”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联动打造“大竹海”旅游环线和文旅融合“改革样板”,构建景县一体、景城一体、景司一体、景镇一体、景民一体的“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同时通过旅游与竹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相融共生,与农业、工业、体育、康养、研学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催生培育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新业态。目前,蜀南竹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35个必建项目即将全面完成,长宁县成功创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单位1个、四川省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1个、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个、森林康养基地3个、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3A级景区1家,五星级乡村酒店1个,带动贫困地区发展观光农业、民宿客栈等,助力了脱贫攻坚。

长宁县出台并实施《关于巩固提升“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果建设文化强县旅游强县的意见》《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旅游经济强县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5000万元/年的文旅发展专项基金,率先在全国实现旅游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与一般工业企业同价。2019年,全县实施文旅项目50个、完成投资88.6亿元;2020年,全县实施文旅项目68个、总投资289.47亿元,项目涵盖与文旅相关的基础设施、灾后重建、生态康养、历史文化等多个版块,引领了全域旅游和县域经济发展。

长宁县战胜6.0级地震带来的巨大影响,旅游市场全面恢复,2019年接待中外游客1201.78万人次、旅游收入142.10亿元,分别增长22.16%和14.78%。受疫情影响,今年1-7月接待中外游客658.15万人次,旅游收入69.72亿元。

以此同时,长宁县围绕做大“一片海”、深挖“一根竹”、共建“大竹海”文旅发展联盟等,全域推进灾后重建、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全面完成资源普查等工作,目前长宁的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核心品牌建设即将完工,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成效明显。

一年看变化”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活动长宁县新闻发布会
一年看变化”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活动长宁县新闻发布会现场

全域融合共建共赢 打绿色牌走旅游路

长宁县坚持“全域融合、共建共赢”这一根本方向,坚持把旅游和竹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合发展,实施“文旅+”“+文旅”行动,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康养等深度融合,培育了农业体验、医养康养、体育旅游、精品民宿、房车自驾等新业态,推动旅游实现持续良好发展。大力践行景民一体,蜀南竹海景区鼓励群众以房入股,年人均增收超过2900元,今年全县实施景区民生项目15个,开展旅游技能培训1600人次以上,解决就业1100人以上,实现景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群众主动参与发展旅游的动力活力不断激发。同时打牢“政策精准、强化扶持”这一坚实基础,立足“项目带动、环境提质”这一有效支撑,建立完善项目进景区实事实办、优先保障要素配套等举措,创新开展“竹乡美丽庭院”“一房一路一河”等城乡环境治理模式,全面实施11个A级景区公路黑化,不断健全旅游服务设施,宜叙高速竹海连接线、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投用,带动业态繁荣和旅游品质大幅提升。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四川发展竹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省市各级相关政策出台,更加关注竹产业,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因素接踵而至,为长宁县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断优化升级发展竹产业更加坚定了决心。历届县委县政府接力赛跑,接续33年开展春季造竹绿化行动,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爱竹、造竹、护竹,形成了全县生长竹类485种、竹林71.2万亩、森林覆盖率64.88%的林竹资源基础,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更加凸显。同时,长宁县充分发挥竹生态资源优势,围绕“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靓三产”,大力培育竹风景、发展竹加工、拓展竹市场,现代竹产业示范基地不断壮大,双河竹食品园区拔地而起,竹林成为群众身边的风景线、致富线,竹多业态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发展势头强劲有力。

接下来,长宁县将持续推进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力争到2021年接待中外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200亿元以上。将聚焦建设“世界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紧紧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动长宁旅游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同频共振、相融互动的协同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蜀南竹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景区“三大创建”,继续发挥好竹生态资源优势,推进产业融合、文旅融合、景民融合,培育壮大“体育+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等新业态,积极探索健康旅游新方式,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安缇缦运动康养、世界竹景观大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大竹海”文旅联盟运行见效,加大智慧旅游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强化宣传营销和品牌打造,为文旅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本文来自四川文旅厅宣传推广处 ,经转载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四川旅游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侵权请联系协商处理

图文素材,除非属实无法确认,否则均会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错漏,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权属证明,我们会立即删除致歉,或与您协商解决
(0)
sctour的头像sctour
上一篇 2020年9月8日 下午6:50
下一篇 2020年9月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