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家级非遗

  • 制作号子(竹麻号子)

    制作号子是出现在制作劳动过程中的一种民间歌唱形式,它流行于各中小城镇和乡村的造纸、榨油、染布等手工业作坊中,节奏鲜明,唱腔丰富多样,主要以吆号声协调动作。

    2020年10月9日
    00
  • 南坪曲子

    南坪曲子以当地汉语方言演唱,表演时基本采用弹唱的形式,主要以南坪琵琶伴奏,也常配以瓷碟、碰铃等打击乐器。

    2020年10月9日
    00
  • 彝族克智

    非遗类型: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美姑县 (国家级非遗 第二批) 彝族口头论辩克智是在婚礼、丧葬、节庆等集会场所由主客双方论辩手临场演述的一种诗体口承文学,是彝族民间语言艺…

    2020年10月9日
    00
  • 都江堰放水节

    清明放水节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都江堰市的民间习俗。在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这一天,为庆祝一年一度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

    2020年10月9日
    00
  • 羌族瓦尔俄足节

    瓦尔俄足的重要活动中,舅舅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体现了远古时期羌族女性群体活动中母舅权大的特征,带有浓重的原始母系崇拜色彩,对研究古羌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女性习俗等有着重要的价值。瓦尔俄足展现的民间文化艺术,对于研究民间舞蹈“莎朗”的发展、演变也有重要的意义。

    2020年10月9日
    00
  • 火把节(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

    2020年10月9日
    00
  • 制扇技艺(龚扇)

    龚扇产于四川省自贡市。清代光绪元年(1875),著名艺人龚爵伍以牛骨、玉石为扇柄,竹条为外圈,用黄竹篾丝编织各式图案,创制了扇面约六寸的宫扇,故称“龚扇”

    2020年10月9日
    00
  • 成都漆艺

    成都漆艺是我国最早的漆艺之一,现存于成都市青羊区。成都漆器又称卤漆,发轫于商周时期,金沙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现在依然文饰斑斓、色彩亮丽。到战国、秦汉时期,成都漆艺趋于兴盛,正如《史记》所言:“木器髹者千枚”、“漆千斗”。扬雄《蜀都赋》中亦称:“雕镂器,百伎千工。”在唐宋元明清几代,成都漆艺不断发展,对我国其他漆艺流派产生了较大影响。

    2020年10月9日
    00
  • 银饰制作技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

    四川省布拖县素有彝族银饰之乡的美称。布拖彝族银饰按照用途可分为酒具、餐具、首饰等多种。其中酒具包括银酒杯、银酒壶等,餐具包括银碗、银筷子、银盘子等;银首饰品种繁多,包括耳环、手镯、纽扣、戒指、胸牌、领饰、耳链、耳坠、头饰等。这些银饰制品采用錾刻、镂空、镶嵌、吊缀等多种手法制作而成,形式多样,形态各异。

    2020年10月9日
    00
  • 扎染技艺(自贡扎染技艺)

    四川省自贡市的白族扎染技艺流传于巴蜀地区,它起源于秦汉时期,至唐代得到普遍运用,称为“绞缬”。自贡扎染最早采用纯棉制作,发展至今,棉、麻、丝、缎等各类纯天然织物和皮革均可制作。

    2020年10月9日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