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家级非遗

  •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公示 四川14项入选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公示 四川14项入选

    2021年8月4日
    00
  • 婚俗(彝族传统婚俗)

    彝族婚俗内容极其丰富、独特别致,不论是婚姻选择、闹婚、节食节水、泼水、背新娘,还是赛克智、哭嫁等古老传统,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和独特的价值。

    2020年10月14日
    00
  •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

    非遗类型: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国家级第三批)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以下简称“藏族织绣工艺”),是千百年来嘉绒藏族为适应当地特殊地理环…

    2020年10月14日
    00
  • 棕编(新繁棕编)

    新繁棕编技艺相传起源于清代嘉庆年间。据文献记载,清代嘉庆末年新繁妇女即有“析嫩棕叶为丝,编织凉鞋”的传统。在当地乡村和农家小院,随处可见妇女们用洁白细腻的棕丝编织手工艺制品。每年夏季和秋季是新繁棕编生产的高峰,夏季主要生产凉帽、拖鞋,秋季则生产工艺棕编提包。

    2020年10月14日
    00
  • 跳曹盖

    跳曹盖是流传于平武县白马藏人山寨的民间祭祀舞蹈。“曹盖”是白马藏语音,意为“面具”。曹盖面具是似人似兽的“达纳尸界”(黑熊神)神灵形象。每年的正月初五、初六两天,各寨子都要举行“跳曹盖”来祭祀山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

    2020年10月14日
    00
  • 羌戈大战

    《羌戈大战》是羌族“释比”在祭山还愿时演唱的经典之一。“释比”是羌族祭祀活动的主持者,是羌文化的最高传承人。目前健在、尚有传承能力的老“释比”寥寥无几,代表性传承人只有王治升、余世 荣。

    2020年10月14日
    00
  • 禹的传说

    鲧禹治水神话,已有几千年流传史。其主要内容是:“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

    2020年10月14日
    00
  • 三汇彩亭会

    三汇彩亭会是流传于四川省渠县三汇镇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它以亭子造型和表演为主要特点,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在街道或广场进行表演

    2020年10月14日
    00
  •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大坝高装)

    抬阁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高装”等,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抬阁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

    2020年10月13日
    00
  • 羌年

    羌年是羌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它集信仰、历史、歌舞、饮食于一体,从节庆活动中体现出羌人崇拜自然和先祖的民族个性,具有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2020年10月13日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