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非遗
-
全国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经验交流活动在北川举行
全国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经验交流活动在北川举行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培训班在成都举办
2020年8月23-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协办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培训班(四川)”在成都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65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
非遗展演 | 舞蹈《羊皮鼓舞》
羊皮鼓舞在羌语中称为“莫恩纳莎”、“莫尔达沙”或“布滋拉”,是“释比”在法事活动中跳的一种祭祀舞蹈,又称“跳经”,是羌族祭祀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具有鲜明的羌族文化特色。
-
四川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高坪竹编 | 斑竹竹艺
竹编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现竹编器具。一直以来,高坪人用竹条编织竹席、晒席、鱼篓、箩筐等生产生活用品,其中竹席为其竹编产品的代表,其竹丝厚薄均匀,紧贴瓷面接头藏而不露,浑然天成,畅销全国各地。2008年,高坪竹编被列入南充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
国家非遗:羌笛
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茂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或杂居。
-
都江堰文记糕点“非遗”老字号,是满满的老灌县味道
一份老字号糕点,是儿时的记忆,是故乡的情怀,是生活的甜味,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文化的传承。说起都江堰遵循手工制作方式的文记糕点,想必都能勾起大家的味觉记忆。